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及其涉及的主要凭证和记录;掌握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掌握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相关账户的实质性程序。本章的重点内容是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应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会计处理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审计方法,指出业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审计的调整建议。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账单;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办理和记录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提取和注销坏账等。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顾客订货单;销售单;发运凭证;销售发票;商品价目表;贷项通知单;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折扣与折让明细账、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一)销售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适当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内部核查程序。
(二)收款交易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按规定及时办理收款业务;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擅自坐支现金;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对于坏账应按规定进行处理;单位应当定期与往来客户通过函证等方式核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款项等往来款项等。
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账户的审计
(一)营业收入的审计
1.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确定利润表中记录的营业收入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营业收入均已记录;确定与营业收入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
2.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取得或编制营业收入明细表;查明营业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售价是否符合定价政策;检查开票、记账、发货日期是否相符;选择主要客户函证;销售的截止测试;检查销货退回;检查销售折扣与折让;检查有无特殊的销售行为;调查向关联方销售的情况等。
(二)应收账款的审计
1.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已存在;所有应当记录的应收账款是否均已记录;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可回收,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是否恰当,计提是否充分等。
2.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检查相关财务指标;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是否正确;向债务人函证应收账款;确定已收回的应收账款金额;对未函证应收账款实施替代审计程序等。
(三)坏账准备的审计
取得或编制坏账准备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与坏账准备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本期计提数与资产减值损失相应明细项目的发生额核对相符;检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评价坏账准备所依据的资料、假设及计提方法等。
第四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其他相关账户的审计
(一)应收票据的审计
应收票据的审计必须结合赊销业务一起进行。
(二)预收款项的审计
注册会计师应结合企业销售交易对预收款项进行审计。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审计
应结合“营业税金及附加”总账、明细账与有关原始凭证,以及与该账户对应的“应交税费”等账户实施,必要时,应向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进行查询。
(四)销售费用的审计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