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阐述账户的分类,重点说明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学习本章,要求理解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目的,了解各大类账户中包括的一些常见账户;深刻理解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目的、每类账户的用途及其结构特点,了解各大类账户中所包括的一些常见账户;了解按经济内容与按用途和结构两种账户分类之间的联系;理解账户按提供指标详细程度的分类。通过本章学习,加深对各类账户的理解,学会运用账户提供所需要的数据资料。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一)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目的
账户经济内容的涵义;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目的。
(二)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具体分类
1.资产类账户
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反映非流动资产的账户。
2.负债类账户
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反映非流动负债的账户。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账户;反映由利润转化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账户。
4.成本类账户
反映供应过程的成本账户;反映生产过程的成本账户。
5.损益类账户
反映营业性损益的账户;反映非营业性损益的账户;反映所得税费用的账户。
第二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一)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目的
账户用途和账户结构的涵义。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目的。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和按用途及结构分类的关系。
(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具体分类
1.盘存账户
盘存账户的用途、结构特点以及该类账户的特点。
2.结算账户
债权结算账户的结构特点;债务结算账户的结构特点;债权债务结算账户的结构特点。
3.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特点。
4.集合分配账户
集合分配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特点。
5.成本计算账户
成本计算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特点。
6.期间账户
期间账户的用途;期间收入账户的结构特点;期间费用账户的结构特点。
7.财务成果账户
财务成果账户的用途、结构特点以及该类账户的特点。
8.计价对比账户
计价对比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特点。
9.调整账户
调整账户的用途。设置调整账户的原因;备抵账户的结构特点;附加账户的结构特点;备抵附加账户的结构特点;调整账户的特点。
按经济内容与按用途和结构两种账户分类之间的联系。
第三节 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一)总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的涵义。
(二)明细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和二级账户的涵义。
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的目的。
三、考核知识点
(一)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三)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四、考核要求
(一)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1.识记:(1)账户经济内容的涵义;(2)账户按经济内容划分的类别;(3)各大类中包括的常见账户的名称。
2.领会: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目的。
(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1.识记:(1)账户用途的涵义;(2)账户结构的涵义;(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划分的类别;(4)每类所包括的常见账户的名称。
2.领会:(1)盘存账户的用途、结构特点以及该类账户特点;(2)结算账户的用途、债权结算账户、债务结算账户和债权债务结算账户的结构特点;(3)资本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特点;(4)集合分配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特点;(5)成本计算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特点;(6)期间账户的用途、期间收入账户和期间费用账户的结构特点;(7)财务成果账户的用途、结构特点以及该类账户的特点;(8)计价对比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特点;(9)调整账户的用途、设置原因和特点;备抵账户、附加账户和备抵附加账户的结构特点。
(三)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1识记:(1)总分类账户的涵义;(2)明细分类账户和二级账户的涵义。
2领会:(1)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的目的;(2)总分类账户提供的核算指标;(3)明细分类账户提供的核算指标。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