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一)课程性质
生物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是研究中学生命科学教学理论、教学一般规律和教学操作的应用性理论科学。本课程具有定向的职前和职中教育特点,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所必备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因此本课程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就业指导课程。
(二)课程特点
生物教育学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具有完善的整体性,这使得它在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三)学习目的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
2.获得有关中学生物课程建设、生物学素养、课程目标、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
媒体、实验教学、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基本知识。
3.认定现代教育理念,能以先进的教育观念统领教学行动,能以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解决
生物教学的问题。
4.转变自身角色,以教师和学员的双重身份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去。
5.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如中学生物教材、中外专业期刊、学术活动、互联网、图书馆等。
(四)考核要求
1.理解层次:了解我国中学生物教学现状和发展状况,关注与生物教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对生物教学的理念、理论、常识、技能、技巧有一定的认识。通常以论文、作业及试卷形式进行考核。
2.实践层次:能在自学期间边学边用,不断总结经验。通常以教学总结及课堂评语进行考核。
3.创新层次:形成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的意识,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教学创新能力。通常以论文形式进行考核。
(五)地位及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生物教育学虽属学科教育的范畴,但就涉及的领域来看,已发展成为由生命科学、教育科学、心理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现代社会学等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本课程的鲜明特点这使得它在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生物学专业必修课皆为本课程的前期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为本课程的相关课程,教育实践为本课程的后继活动。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考核总目标
检测学员现代教育理念的形成、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和参与教学改革的能力、系统掌握生物教学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从而胜任中学生物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
(二)章节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绪 论
考核知识点: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2.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
3.时代的发展对生物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对本课程的学习建议
考核重点:
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对本课程的学习建议。
考核目标:
l 表述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的性质。
l 简述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l 说出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
考核知识点:
1.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地位
2.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
3. 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
4. 中学生物学教科书
考核重点:
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
考核目标:
l 概述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价值。
l 利用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l 阐明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目的。
l 说明中学生物学教科书的作用。
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
考核知识点:
1. 关于自然科学
2. 科学素养与生物学素养
考核重点:科学素养与生物学素养。
考核目标:
l 用自己的话解释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l 举例说明科学的不同维度。
l 描述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第三章: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
考核知识点:
1.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和科学教育改革
3.概念转变理论
考核重点:
建构主义理论和科学教育改革。
考核目标:
l 简述“学习”一词的含义。
l 概述学习理论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l 简述概念转变的条件及为转变概念而教的教学原则。
第四章:教学基本技能
考核知识点:
1.导入技能
2.教学语言技能
3.提问技能
4.讲解技能
5.变化技能
6.强化技能
7.演示技能
8.板书技能
9.结束技能
10.课堂组织技能
考核重点:
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
考核目标:
l 概述几种基本教学技能的目的。
l 解释几种基本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
l 能够在试讲中或课堂上运用基本教学技能。
第五章:教学策略
考核知识点:
1、概念图策略
2、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4、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考核重点:
概念图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