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及学习目的
1、课程属性
地理教育学是在职中学地理教师进修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适用于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的学生。
2、课程的特点
地理教育学,从中学地理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中学地理教材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方法,紧密结合我国地理教学实际,力图反映中学地理教材运用的新成果,是一本如何运用中学地理教材的书。
3、课程学习的目的
地理教育学对中学地理教材的有关理论和使用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对中学地理教材,从三系统的运用到教材的知识结构,从教材的分析到教材的处理,从教材的智力价值到教材的发展趋势等方面都作了较详细的说明。为加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各节后都安排了思考练习,使学习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加以实践,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提高在职中学地理教师和高师院校地理教育专业的学生驾驭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材的能力,从而提高地理教学能力。
4、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教育学在高师院校地理教育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师院校地理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将为在职中学地理教师和高师院校地理教育专业的学生铺路、搭桥,使他们少走弯路,能迅速掌握和使用中学地理教材,为尽快成为一个优秀的地理教师奠定基础。本课程是对中学地理教材理论上的提高和运用上的创新,对指导今后的地理教学,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重要作用。
5、地理教育学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地理教育学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有着紧密地联系,他们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随着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已采用地理新教材,然而,地里教育学仍以旧地理教材为依据。因此,学习者在学习地理教育学时,应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以及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为依据。
6、课程要求
(1)能力要求
掌握课文系统的运用方法;掌握各类图像的阅读方法;掌握作业系统的运用方法;掌握中学地理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学会分析和处理教材;掌握利用图像发展学生智能的方法;学会绘制地理略图和示意图等。
(2)知识要求
记住和理解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的有关理论;识记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现为地理课程标准)的性质和作用;识记各类地理图像的概念;识记地理教材的智力价值的有关理论。
二、课程内容及考核目标
第一章 地理教材三系统的运用
第一节 课文系统的运用
考核目标:
掌握地理课文叙述方法;掌握地理不同类型知识的表述结构;根据教材特点,掌握阅读方法;根据课文叙述,学会归纳整理知识;理解内在联系,掌握知识要点;文图结合,加深理解;掌握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图像系统的运用
考核目标:
掌握图像系统的阅读方法;理解图像系统的分级与教学;掌握各类图像(地图、示意图、等值线图、剖面图、曲线图和柱状图、景观图、比较表、漫画和彩图)的阅读方法。
第三节 作业系统的运用
考核目标:
学会精心设计作业。
第二章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现为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
第一节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地理课程标准)
考核目标:
掌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地理课程标准)的性质、作用、特点。
第二节 中学地理教材:
考核目标:
了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以及现行高中地理教材的特点、作用和运用。
第三章 中学地理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第一节 中学地理教材的分析方法
考核目标:
掌握教师进行教材分析的条件;掌握中学地理教材的整体分析方法和局部分析方法;掌握分析局部教材的知识结构;掌握分析某节课和某一知识的知识结构;掌握分析局部教材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掌握分析局部教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分析局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掌握分析局部教材的图文结构和思想教育作用;掌握局部教材分析的步骤。
第二节 初中地理教材
考核目标:
了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特点和知识结构。
第三节 高中地理教材分析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