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是高等教育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独立本科阶段)的必修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既为学前教育专业其他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又可直接指导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学习与教育心理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特点,规律及指导方法和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直到与评价等等。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偏向应用的综合性,偏向人文科学的交叉科学。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即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又具有人文科学的特点。
二、 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帮助考生在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系统地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技术)认识幼儿学习的特点和心理学规律,初步掌握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和幼儿教师的心理特点,同时能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初步应用这些原理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并在应用理论实践能力。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考生应在了解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识记和理解有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运用学习理论去分析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有关心理现象及其特点、规律、并尝试解决幼儿学习和指导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教育教学心理原理和方法设计、指导、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实施有效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科学指导家长工作。
三、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和区别
幼儿教育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首先,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构成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幼儿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必须服从人类学习的一般规律;幼儿学习的心理规律同样应服从幼儿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可以说,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学前儿童学联系在有二教育领域的岩石、扩展和深化。其次,幼儿的学习是在幼儿园或家庭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幼儿园教育过程是指是由幼儿的学习和教育两个不可分割的侧面组成的,幼儿学习主要是在师幼互动和亲子互动中展开的。为此,幼儿教育心理学构成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一,为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考生在学习本课程中应把握三个要点:一是力求全面了解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这有助于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中的实证研究资料及相关理论;二是一幼儿学习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为重点,集中探讨幼儿如何学习和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实施教育;三是注意把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简便方法与幼儿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综合思考,在运用中反思、体会。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的重点是4~12章,研究幼儿学习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有关内容;1~3章是学习这9章的基础,而13~14章是这9章的补充或延伸。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和发展趋势。
2. 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定义与性质、任务与意义、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初步形成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整体认识。
本章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学科性质、任务与作用。
本章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创建与发展,幼儿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和联系。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
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含义
2.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及其取向
(二)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
2.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三) 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趋势
1. 教育心理学的创建: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及标志,教育心理学独立的背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心理学发展的必然)
2.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
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教学心理学的兴起,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关注实际骄傲学策略和元认知研究,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性化教学研究。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1. 幼儿教育心理学创建的动因:鉴于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一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
2.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
3. 幼儿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学习理论的贡献
(二)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体现结构
1. 一个理论基础:学习理论
2. 两条主线:幼儿学习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3. 两点附记:幼儿教师心理与家庭教育心理
(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
2.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测试与描述、预测与控制、理解与说明
第三节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发展性原则
3. 教育性原则
(二)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变化
1.研究课题的多元化
2.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3.研究程序的规范化
4.研究内容的本土化
四、 考核知识点
(一) 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教育心理学的的定义
2.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4. 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
5. 教育心理学的独立的标志
6. 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8.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 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2. 幼儿教育心理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
3.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4. 幼儿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
5.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6. 幼儿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和联系
7.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8.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发展性原则
(3) 教育性原则
2.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3.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
四、考核要求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教育心理学(识记)
2.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识记)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识记)
4. 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识记)
5. 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识记)
6. 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了解)
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趋势(了解)
8.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势(了解)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了解)
2. 幼儿教育心理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理解)
3.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识记)
4.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识记)
5. 幼儿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和联系(了解)
7.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理解)
8.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理解)
(三)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1.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理解)
(1)客观性原则(了解)
(2)发展性原则(识记)
(3)教育性原则(识记)
2.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
(1)观察法(应用)
(2)实验法(理解)
(3)调查法(理解)
(4)测试法(应用)
3.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了解)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