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会计原理与乡镇企业会计是工商企业管理(中小企业管理方向)(专科)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是建立在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具有综合性,专业性的特点。课程的核心内容是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以及会计核算实务。
本课程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书中第一篇)是基础会计,介绍会计核算原理。第二部分(书中第二篇)是行业财务会计通论,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第三部分(书中第四篇)是成本会计,介绍企业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
本课程以会计学原理及实务为主,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突出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各会计核算方法,以便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企业会计核算的需要。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财务会计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掌握会计的涵义、分类、职能、目标、会计对象与要素等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会计学及其分支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与生产力相联系,是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会计是以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用来处理各个会计主体单位的会计要素变化所产生的数据。
(二)会计的两大分支
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其中财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的工作环节,采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全面地、连续地、系统地、综合地反映报告会计信息的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第二节 财务会计的特征
财务会计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复式记账为基础;对会计要素及其变化的情况进行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记录、计算和汇总;遵循会计准则,提供通用的会计报表。
第三节 财务会计的内容
财务会计的内容是指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具体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个会计要素。
第四节 财务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反映报告职能和监督职能。主要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正确计算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贯彻资本保全原则,明晰产权关系,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监督企业认真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
三、考核知识点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三)财务会计的内容
(四)财务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四、考核要求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识记:会计的分支、会计、财务会计的概念。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识记: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和具体特征。
(三)财务会计的内容
识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个要素的概念。
(四)财务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识记:财务会计的反映报告职能和监督职能。
第二章 会计假定和会计的一般原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会计的四大假定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规定。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会计假定
(一)会计主体假定
会计主体是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单位。就是要明确各个会计主体的财务会计人员以“本单位为主体”的观点来确认和处理一切经济业务,也就是要明确财务会计人员站在谁的立场,以多大的空间范围的经济业务作为自己反映的内容。会计主体与法律上的“法人”并不完全相同。
(二)持续经营假定
持续经营假定是指对于一切经济业务的处理,必须以会计主体持续的正常生产经营为前提。
(三)会计分期假定
会计分期假定是指把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时间段落,即会计期间,以便分阶段地核算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和经营成果,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四)货币计量假定
货币计量假定是指对会计要素及其变化的计量应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并假定币值不变。
第二节 会计的一般原则
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权责
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