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de:channelartlist row='6' typeid='41,906,916,928,938,949' currentstyle='on'}
- 教育类/ {/dede:channelartlist}
- 分类: {dede:channel type='son' currentstyle="
- ~typename~ "}
- [field:typename/] {/dede:channel}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偏见 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时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 自我服务偏见 人们
2020-10-19
教育类
心理治疗 认知失调理论中对努力理由所作的研究认为,从事一项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个体会觉得这些活动越有价值。因为对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
2020-10-19
教育类
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贝姆认为人们常常不直接了解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情绪。他认为,我们不是从外界去获得这些知识的,而是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获得的。我们的所作所为,成了内
2020-10-19
教育类
心理健康 我们在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中了解到,人们具有许多问题明显地取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释,而不在消极事件本身。因此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2020-10-19
教育类
认知之间的关系 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和认知不协调。 认知失调的程度 影响因素有: 1.认知失调程度随着认知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2.失调程度随着差异性
2020-10-19
教育类
态度转变的理论 强化理论 是霍夫兰德、贾尼斯和凯莱于1953年提出的。 1.态度就是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 2.当个体面对强化物所要求的态度和其本人的态度不同时,就会产生心理矛
2020-10-19
教育类
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学习理论 克劳雷和斯台茨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于态度研究中,认为: 第一,多次环境刺激引起情绪反应。 第二,由奖励、赞赏或社会承认所促进的心理倾向多半
2020-10-19
教育类
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 1.态度只是一种心理倾向,并非指行为本身。 2.态度具有对
2020-10-19
教育类
本节对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方法做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重点掌握的内容有: 社会测量法 又称社交测量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
2020-10-19
教育类
本节对苏联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进行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群体人际关系层次理论;人际关系活动中介理论。本节要求考生一般了解即可。
2020-10-19
教育类
本节从三个方面介绍并评述了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理论。具体内容有:人际关系理论;人际特质理论;人际激励理论。重点掌握的内容有: 人际交往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论
2020-10-19
教育类
距2020年10月自学考试考试还有
0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