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考在线欢迎各位自考生,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串讲笔记>>公共课
公共课
    {dede:channelartlist row='6' typeid='41,906,916,928,938,949' currentstyle='on'}
  • 公共课/
  • {/dede:channelartlist}
自考新闻采访学笔记四

第四章 记者的修养 [修养]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记过长期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一定水平。 从新闻工作的特性和要求出发,记者最基本的修养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2020-10-18 公共课

自考新闻采访学笔记三

第三章 记者的职责 记者共同的职责,一是采写新闻报道,二是反映情况,三是做群众工作。 这三项职责,不是记者主观愿望的产物,而是由我国新闻媒体的性质和任务,以及记者在编

2020-10-18 公共课

自考新闻采访学笔记二

第二章 记者的类型 第一节 专业记者与机动记者 一、[专业记者] 专业记者是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如专门采访报道农业领域的记者,称农业记者。 新闻单位之所以设这样那

2020-10-18 公共课

自考新闻采访学笔记一

绪论 第一节 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对象 1、新闻采访学是以新闻采访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2、新闻采访学是以记者的新闻采访实践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3、新闻采访学是研究记者采

2020-10-18 公共课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8)

后山体:即指陈师道的诗,陈师道号后山居士,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著有《后山集》。他作诗学黄庭坚,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省字

2020-10-18 公共课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9)

东坡体:即指宋代苏轼的诗歌。其诗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各体兼备,风格多样。其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中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中加平淡的清旷闲逸。而最能体现

2020-10-18 公共课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1)

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

2020-10-18 公共课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2)

元曲四大家:指前期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后期元杂剧作家郑光祖。因为他们在元代杂剧创作中成就高、影响大,所以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一书中将他们并列,称为“

2020-10-18 公共课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3)

西昆诗派:是北宋初年一个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当时一批文人奉命编撰《册府元龟》,他们在秘阁里吟诗唱和,切磋诗体。后由杨亿将这些诗作编为《西昆酬唱集》一书,共收杨亿、

2020-10-18 公共课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5)

宋诗派:道光、咸丰之际,诗体也发生了变化,其方向是“宗宋”或“学宋”。所谓“宋”与“宋诗”,概指以苏轼、黄庭坚为主的宋人诗风,上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及韩愈。“学宋

2020-10-18 公共课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6)

前后七子:从明朝中期开始,诗歌掀起了一场以复古面目出现的革新活动。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人的文学群体,称“前七子”。他们

2020-10-18 公共课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7)

科学小说:是清末“新小说”的又一重要类型。鲁迅指出科学小说可以“掇取学理,去庄而谐,使读者触目会心,不劳思索,则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

2020-10-18 公共课

共4121条 当前299/344页首页前一页···297298299300301···后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