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公共的研究及其应用
(一)公共研究组织
特征1、从组织功用看,政策研究组织以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包括对政策制定系统的功能与组织机构进行改进,从而为产出高质量的政策方案服务。2、从人员及其知识结构看,政策研究组织是由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者和具有丰富实践的前政治活动家、前高级公务员组成的智囊型的群体。3、从体制构成看,政策研究组织实行学科分类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4、从组织运行看,政策研究组织坚持研究、教学(培训)、开发()三位一体,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并重。5、从价值追求和道德要求看,政策研究组织尤其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6、从组织环境看,政策研究组织必须尽可能地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宗旨1、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确定目标。2、为决策者拟制、评估备选政策方案。3、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测和反。4、构建分析模型和相关理论,发现公共决策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或相关性。
类型1、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2、半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3、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
体制模式1、直线型2、职能型3、直线参谋型4、双重领导型
1、内部管理体制2、对外组织体系(一是国际交流部门;二是在国外设立的分支机构)
作用1、作为性参政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2、作为知识的积累者和创造者,政策研究组织供新的思想和观念。3、作为评估性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4、作为人才成长、储备的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5、作为宣传性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可以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来传播其思想和观点。
研究风格1、立足现实,着眼未来;2、价值取向上的科学诉求3、研究成果的文本化4、研究方法上的多元化5、跨学科研究公共政策分析
总体意义在于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拟定政策方案,建立评估标准,依据这些标准权衡政策方案的利弊得失,设计执行计划,并对政策执行进行评估,以避免或减少政策过程中的消极状况和结果。
具体意义1、通过整合性与科技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2、减少决策失误。3、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4、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要素1、问题2、目标3、方案4、模型5、评估标准6、实施效果7、环境8、信息
原则1、民主化原则2、系统性原则3、协调性原则4、多样性原则5、分合原则6、预测性原则
公共政策分析过程模式:
一、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
二、沃尔夫分析模式
三、邓恩分析模式
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1、应然与实然的关系;
2、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1]

热点关注:
广东省200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数学(二)
全国2020年8月自考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广东省202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常见问答
全国2017年4月自考公司法试题
2021年广东自考英语翻译及写作的高分技巧